2024-10-22

礼归于酒,品质千秋

第五届文王贡酒自酿文化节经典一幕——常宝龙、王新、张建业等9位师傅走上前台,9名徒弟毕恭毕敬呈拜师帖,行拜师礼。

台下,师傅的师傅们在向他们含笑鼓掌。

66年行进历程,薪火相传,延续到了第七代。拜师之礼,见证了礼归于酒的品质光芒。


1

传承,如影随形


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。今天,我们能坐享各种口味的美酒,关键在于传承。

所谓心口相传,都在酒的酿造过程之中。从临泉县酒厂到文王贡酒,从窖池到调酒间,一代代酿酒工匠五官辨五味,眼耳鼻舌口,无不派上用场。

视觉、触觉、听觉、嗅觉、味觉,全都集中于酒的场域:五谷、窖池、窖泥、酒醅、酒糟,蒸酒、摘酒、调酒,温度、湿度、酸度。

对于文王工匠来说,酒品就是人品,必须以敬畏之心酿造,他们把人格精神融入了所有细节流程。

“清醠之美,始于耒耜。”美酒是对勤劳智慧者的奖赏。

制曲、拌料、入池、上甑、封窖,在这个庄重又略显神秘的场域,酿酒师徒形影相随,青丝白发接续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

酒有百态,万变不离其宗。他们总是创造奇迹,酒是结果,也是他们品格魅力的凝聚。


2

匠心,自然天成


文王贡酒酿造基地,安静于古老的汝水岸边。周礼传承三千年的古沈国故地,匠心酿造,一丝不苟。

弟子三行鞠躬礼,奉酒敬师,表明师承心愿,遵守规矩,用心、用情酿酒。


“礼,天地之序也。”礼有节,有名分,有规矩。醴为甜酒,醴与礼古字同源。无酒不成礼,古来酒、礼一体。

日月光华,积久乃香。精华汇聚,自然天成。没有千锤百炼,何来熟能生巧?若不全神贯注,便无醇厚中和。

自家酿造、真实年份。文王工匠因时而动,顺势而为,守其正,创其新、物我融通、天人合一、众妙成趣之时,便可酿得美酒。

绵甜型白酒,这是文王工匠的努力创造了一个与时代谐律合拍的新口味。

2023年,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批准实施了《绵甜型白酒》及《绵甜型白酒生产技术指南》团体标准。由文王贡酒定义的新创白酒类型,为国内树立了酿造标准!

作为一家并不以体量见长的中型酒企,文王公司为行业树标立规,在业界看来,只不过是多年积累,自然生成,而非业界“黑马”偶然为之。



3

重礼,礼归于酒


文王工匠第六代传承人,手持戒尺轻敲弟子训诫:一敲头,头脑清醒;二敲肩,肩挑重任;三敲身,身心示范。

这是师徒之礼,也是酿造之礼。

礼起源于石器时代,西周集其大成而作周礼,成就了中华民族“礼仪之邦”。

礼,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密码。虽然时代变迁,礼的形式日益简化,但礼依然在人们的灵魂深处。而酒,则保存了较多的传统礼仪。

文王贡酒重礼。酿造需守礼,饮酒而思源。

他们把六代传承人代表写入了自己的史册:

第一代沈现增,第二代王哲连,第三代王德峰,第四代刘素敏,第五代孙伟、崔磊,第六代蒋超、张建业。

在文王贡酒前六代传承人中,有全国十大杰出母亲、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优秀农民工,有国家一级品酒师、国家一级酿酒师、安徽省白酒行业技术比武总冠军、省轻工系统技术状元。

66年厚积薄发,求仁得仁。

文王贡酒酿造技艺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被授予“中华老字号”荣誉称号,吸纳的就业人数、创造的利税、社会公益奉献,令人瞩目。

礼归于酒,品质千秋。文王贡酒把酒与礼融为一体。

作者:刘文敏

来源:我诗我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