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11-24

【好酒地理局】在“全国人口第一大县”,发现绵甜香好酒

转载于:好酒地理局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68R2vPrT1szj0B5GLOLwew


1


从传统到科学,从守正到创新,

这是文王贡酒真挚的表达。

在去到安徽之前,油菜花、徽派的马头墙、酒窝子,便是我们对它的第一印象。而自飞机舷窗看下去,视线所及是广袤无边的块状田互相咬合在一起,以周身的绿色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。从合肥开到临泉县需要3个半小时,漫长而安静的高速路途中,我们忍不住向司机搭话,询问这里的主要产业是什么。司机不假思索:种地啊。车上的人都笑开,然而路上看到的“中原牧场”,包括即将到达的文王贡酒,还听说这里的大型产业除了文王贡酒就是化肥厂,我们无疑能看到,这是一片以农业为基础铺就的紧密经济网。

2

提到临泉当地人饮的酒,司机说,“在临泉,没有别的牌子能打过它(文王贡酒)。”曲曲折折的黄淮名酒带上,临泉的美酒在蜿蜒流淌。


01
“人口第一大县”


临泉的街道上充盈着大大小小的门店,零售、餐馆居多,而小吃品种从典型的淮南牛肉汤到复杂一些的徽菜应有尽有,必不会让怀揣期待的食客错失。到了晚上6点左右,马路上便会因车流过多交通堵塞。老年人的生活也活力十足,他们打掼蛋,跳广场舞,街边停满了“老头乐”代步车。在一片红绿灯光的照耀下,其繁华程度不像一个县城,更像是一个市区。这个安徽西北部“名不见经传”的县城,有着并不平凡的另一层身份。来自临泉县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2年户籍人口229.3万(常住人口164.3万),“全国人口第一大县”也成了临泉的一个注脚。

3

|热闹的小城中,生活节奏不快,人与人的距离很近。图为临泉县市民中心的博物馆、科技馆。 图源/视觉中国

      十几年前,本地的产业用工饱和,再加交通不便,难以有效率地输送农产品,使得贫困变成无情的鞭子,催促着临泉人外出务工。也因此,“全国人口第一大县”亦是“全国劳务输出最多的县城”。或是年轻或是中年的临泉人迫于生存压力,散落在全国各地,直到2014年,临泉交通条件改善,城镇化建设兴起。2020年,临泉迎来人口回流。从“八十万人外出务工”到“十几万人回流”的命运逆转,临泉人选择了最朴素的一条途径:修路。2014年,郑阜高铁的路线规划还未最终决定,当时的临泉县委领导赶到位于天津的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,提出了“请酌情考虑临泉230万人民的需求”。县里的坚持,终于让高铁路线“拐一个弯”路过临泉。高铁线路网上,自此便有了“临泉站”的一席之地。

4

|临泉高铁站一站台 图源/视觉中国

交通带回了流出的年轻人,而年轻人的回归,则带起了新业态、新经济。


拥有几百万人口的临泉县城,无疑也是一个酒类一展身姿的巨大市场。与外界的沟通,更是点燃了当地酒企发展外部市场的引线。


02
何为文王贡?
临泉,古称沈国,位于淮北冲积平原西南部。其南望淮水,北倚泉河,河网密布,交通四达,沃野千里,占据安徽的西北门户,属“天下粮仓”。五千年前,大汶口人逐水而来,拓土生根,让原始农业、家畜饲养、手工业文明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生发,逐渐创造出另一支发达的龙山文化。临泉境内迄今发现史前遗迹20余处,是阜阳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源头,也证实了这里是皖北历史最悠久、史前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。商周时代,临泉粮食盈余,酿酒、饮酒之风盛行,出土的商周文物中便有大量酒器。


5

|考古发掘证实,阜阳境内的大汶口先民族群,即由鲁东南地区西迁而来。这些原始先民在迁入今阜阳境内的漫长历程中,
逐渐将谷物酿酒设备与技术传播至本区。 摄影/好酒地理局视频中心


       大多数临泉人,在他们的孩童时代就听说了“文王贡”的故事。

3000多年前,文王第十子聃季载被封于沈子国(今临泉),献酒周王室,宴群臣,祭先祖,“贡文王”“文王贡”由此而来。

酿酒的基因,千年以前就已埋下。

有一群勤恳的后生,拾捡起了先辈的酿酒技术,让这块土地飘出缕缕浓香。

在文王贡酒制曲车间的外墙和房顶上,黑灰色的霉变和青绿色的爬山虎穿插出现。此处的湿润度,正适合酿酒微生物生存。

我们来到这儿的时候,恰逢车间的工人们拿出几十个曲块来到车间外的空地,用工具将曲块破碎成两半。

生产酿酒部副经理陈军伟告诉我们,这是在碎曲,一个车间取样30块,对曲的质量进行检验。通过观察断面、挂衣、进霉情况来判断曲块是否合格,通过才能进入后续三个月的放置阶段。

6

|工人们正在对曲块样品进行检验,断面是否潮湿,有无红曲霉、黄曲霉,有没有形成火圈,有没有曲香味,这是物理指标;
然后再通过分析成分,查看化学指标。摄影/好酒地理局视频中心

他们紧接着将已经碎成两半的曲块破碎得更加细致、随机混合在一起,随后拿到破碎机中搅拌均匀,这样检验可保证样品能代表取样的全部,结果更加准确。“红心曲只在春秋季节生产”,陈军伟说。因为只有在春秋季节,自然气温达到20-25摄氏度,万物复苏,微生物也能更好地“工作”。
制曲车间主管张建业已经在文王酒业待了19年,他手上经过的无数红心曲,是文王酒业“绵甜香”的秘密。制作红心曲的要义是控制温度。通过调温,酵母菌和己酸菌在52-58摄氏度达到最好的状态,繁殖旺盛,形成曲块中心一圈明显的红色。
这一红色的“火圈”,是曲块酯化能力的证明。好的红心曲,可以提升窖池中酯类化合物的活跃度,增加酒的酯香味。

7

|春秋季节生产的红心酒曲中满载旺盛的微生物群落,在发酵过程中,成为文王贡酒绝妙风味的“点睛之笔”。

在曲块的摆放上,文王人同样别出心裁。

进入车间,发现曲块中间都有不锈钢架支撑。层层的架子让同样的空间承载了更多曲块,曲块们“抱团取暖”,能让需要的温度更快地升上来。

8

陈军伟和张建业分属不同的部门,却对对方的工作同样烂熟于心。张建业称,他们都是轮过各车间的“多面手”。 而且在酿酒车间待过,才知道制曲工作中,什么样的曲才是酿酒需要的。“多面手”的案例在文王贡酒并不少见。不断地尝试,多部门的历练,这些都是在生产中积累的秘诀。

9

|在谷草“被子”的保温作用下缓慢升温、发酵、成型的曲块。

几间实验室中,一岗一工地排布着做实验的科研人员。穿白大褂的质量部主管席鲜会笑容腼腆,但谈到使用“近红外光谱技术”监测酿造工艺过程,她的话如同串线珠子般密集起来。
“它是一种绿色的检测技术,没有多少污染,还比较快捷。原来酒糟检测都是用理化人工的方法,就在理化室做实验,有时候得两三个小时。现在用仪器最多花5分钟就可以检测5个指标。
”这项技术主要用来检测酿酒过程中的半成品酒糟、发酵周期到的出池酒糟和蒸酒后拌粮拌曲的入池酒糟,测出其中的酒精度、淀粉、还原糖、酸度、水分,像一双轻巧的翅膀解放了文王酒业的生产力。
酿酒之前用到的粮食、大曲部分指标也用近红外技术检测。从前需要人工用物理、化学手段分析的数据,都委派给这一台小小机器。
当参数结果出来,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会马上发到工作群,各班的组长看到数据即着手调整生产上的问题。

10

|科技的介入,使得文王贡酒在现代化的市场发展中,有更强的适应能力。

“之前可能很多是靠经验,现在是靠科学,靠数据管理。”席鲜会道。而酿酒结束后蒸的新酒,其大部分指标用气相色谱仪、液相色谱仪等仪器检测。这些仪器可以检测白酒的香味物质,以及酒体是否达到发酵效果。手工车间、半自动车间、全自动车间、智能车间,在文王贡酒同时存在着,宛如几段活历史错落有致地重合在人们眼前。


11

|生产车间中,是现代与传统的碰撞。

      进到半自动化车间的时候,有工人正在用均匀的步伐踩窖,这样能排除窖池内的空气,使得厌氧发酵更加完善。
甲子酒坊车间主任王存生从成品酒入库干起,到甲子酒坊第一个班长,再到车间主任,已经在文王贡酒画下23年光阴。他告诉我们,一年最好的酒是“度夏酒”,“度夏酒”在窖池内发酵周期长——普通的酒发酵50天,“度夏酒”的发酵周期一般都在160-180天,甚至超过180天。
      为了酿造度夏酒,最早4月份就把醅料放入窖池,到9月份才起窖蒸酒。文王贡酒采用的是老五甑的生产方式,是续渣配料的典型操作方法之一。在酿酒行业,甑不仅是蒸煮粮食的器具,也是工艺流程的重要构成。老五甑法,作为浓香酒三大传统工艺之一,特点就是每轮发酵后,将糟醅分五甑蒸馏,最上面的面糟蒸酒后就丢弃,其他四甑拌入新料再回窖发酵。

新粮和老糟代代循环,最大限度把糟醅中的香味成分保留到下一轮。其操作方法是:将上次发酵好的大馇全部挖出,分别取两个三分之一强的底醅,配入原料总量的35%左右的新粮,得两个“大馇”,其余三分之一弱的底醅,加入约30%的新粮,得一个“小馇”,上次发酵好的小馇,挖出蒸酒,为一甑“回馇”。发酵完的“回馇”,挖出蒸酒后,作为丢糟。
(文中的底醅“强弱”,指的“多少”,“强”就是稍微多一点)庞大的甲子酒坊自2016年开始建立,2018年3月份投产。半自动车间的一个窖池有9立方米,而甲子酒坊的一个窖池要翻一番,有18个立方米。

12

|文王贡酒车间内一个个正在安安静静“工作”的窖池

甲子酒坊不仅窖池更大,产酒量也十分惊人——半自动车间的窖池一天产300公斤的酒,甲子酒坊的窖池一天可以产700、800公斤的酒。3000多条古法窖池,昼夜不停地涵养着文王贡酒的根系,也托举出年产5000吨的甲子酒坊。

13

|文王贡酒甲子酒坊

回到酿酒本身,文王人觉悟到真正的酿酒师不是人,是看不到的微生物。生产酿酒部总监蒋超说,“虽然人天天去干活,其实真正起作用的是微生物,还是大家看不见的微生物。”
蒋超10年前从厦门集美大学的微生物专业毕业来到文王贡酒,那时,这里的科研还很不成体系。到今天,文王贡酒围绕酒质提升、酒体设计、酿造工艺优化等等,开展了一系列的项目合作,合作对象包括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、安徽省合肥工业大学、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单位。
技术提高了品质和效率,也带来了成千上万本地及周边地区的订单。文王贡酒的市场,形成了以临泉为中心,铺展到合肥、阜阳,以及河南的郑州等地的格局。从传统到科学,从守正到创新。一路走来,我们目视着一幢百年巨楼的砖瓦,被代代文王人细致而用心地垒砌。


03

一曲绵甜,65载芬芳

黄淮流域地处北纬35度附近,是我国南北地理气候分界地带,也位于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的800mm等降水量线附近。

这里野泽湿地遍布,河湖纵横,农业资源丰富,微生物种群富集,诸多因素共同造就了黄淮领域好酒的栖息地,其中,就有文王贡酒。

14

|在两河之间,即黄河下游以南、淮河以北的广袤水土,便是地理意义上的“黄淮”,又以苏鲁豫皖平原四省为核心区域。
制图/好酒地理局视觉中心



2023年,文王贡酒步入第65个年头。
1958年,地方国营临泉县酒厂在临泉拔地而起,厂址位于原县城东郊泉河南岸,泉河与流鞍河交汇处下游,水质丰满、甜软柔和。因酒厂滨临泉河,故产品取“泉滨”为牌;
1988年,原商标“泉滨”被注销,“文王”品牌正式注册使用,竖起“文王贡酒,自家酿造”大旗;
1996年,临泉县酒厂更名为安徽文王酒厂,仍属国营企业;
1998年,企业改制再发展;
2018年,甲子酒坊投粮酿酒,衡水老白干把文王纳入大发展体系。


15

|文王人始终如一的六十多年心血,造就了文王贡酒长久以来的优秀品质和口碑。如今,文王贡酒在时代潮流中步履不停,继续踏实书写着自己的故事。

推动着文王贡酒更上层楼的,除了不断更新的生产技术、过硬的产品质量,还有其先进的产品理念和市场经营模式。
文王贡酒的产品包装及概念大部分为企业品牌部自主研发设计,比如其“人生”系列,立意去伪存真,回到白酒最初的样子。而立、不惑、天命、甲子……天命的瓶身十分圆润,给人一种“大肚能容”的感觉;而甲子的瓶身上没有任何装饰,匠心却体现在瓶底,上面画了一圈圈年轮。正符合人生走到甲子的感受,没有不甘,都是经历。同样的,年轮也喻指着岁月沉淀才能成就一瓶好酒。

16

|文王贡酒甲子产品,瓶底有一圈年轮设计。甲子的瓶型采取的是古代瓷器十大器型——摇铃尊,寓意“平安、安宁”。

将“岁月年轮”的瓶标置于瓶底,代表了白酒的积淀和产品使用者的阅历进化之美。今年三月,文王酒业的设计表达有了新的落脚点,文王·皇宫宴安徽高端宴饮系列(皇宫宴·礼30、皇宫宴·宴20和皇宫宴·盛宴)横空出世。其将中国青铜酒樽、文王冠、饕餮图腾、墨翠釉色系统等元素融合到酒瓶设计中,使得“周礼之美、造器之美、文化之美”得以升华。
看到貌如冠冕的瓶身,甚至想与之作揖,恰如《论语》中所言,“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”。


17

皇宫宴·盛宴,则是从周文王时期的酒器中找到灵感,选取古代酒器卣和罍的器型进行复刻再设计,重展文王的风采。从酒文化到文化酒,文王人将酒的多种表达进行到底。饮下一口皇宫宴,便是饮下了历史三千年。这种产品瓶型和包装上的更新,也是一种酒质迭代由内而外的阐发。

“新中产生活美学元素”是文王产品研发的新定位、新追求,品牌部负责人马宗学这样表示。

18

8年前,文王贡酒划时代地开展对酒体特征性的研究。
自2015年国内第一款公开酒体配方的白酒“文王贡·不惑”问世,越来越多的文王贡酒瓶身上标注了酒体的年份及百分比。
“真年份,自家酿”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,而是一句颠扑不破的诺言。对于消费者和市场来说,这近乎于一种“赤裸相对”。

19

|文王贡酒的“甲子”系列,每瓶酒的标签上都会标注酒体勾调的比例和所用基酒的年份。如此的“坦诚”是对消费者的真挚,也是对自己品质的信心。

在众多香型厮杀的战场之中,文王人还开辟出一条全新赛道,即将视线投向口感——文王贡酒是绵甜型标准的首创者、定义者。
2015年左右,文王贡酒开始提出“绵甜香”口感这个概念,从此一切工作都以成就绵甜香为准确靶心。
绵甜型口感的认定,是技术总监崔磊来主导的。寻找差异性的路上,他们发现了文王贡酒“绵甜香”这个特殊之处。
“入口绵、回味甜、醒酒快、更舒适”,这便是绵甜型白酒口感的准确解释。

20

|图为崔磊在进行酒体的相关实验,她对文王贡酒整体风味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“我们产品中有1000多种的风味物质,其中有22种风味物质对‘绵甜’的贡献非常强。”崔磊道。在曲块中,小麦的占比是77.5%,大麦是20%,豌豆是2.5%。酿酒的粮食中,高粱占36%,大米和糯米加在一起占40%,小麦占16%,玉米占8%。酒体的绵甜感,主要是糯米、大米、小麦和玉米带来的。同时,糯米和大米贡献酒的纯净度;小麦和玉米,在发酵过程当中,为微生物提供淀粉、碳源、蛋白等一系列的营养物质;玉米中的多元醇含有羟基,会跟人体的味觉感受器产生作用,产生一种“绵甜”的感受。文王酒业酿造用水取自于地下300米的深层地下水,这种水偏硅酸的含量高,带来了一种清甜滋味 。通过多年研究,文王制定了从原料、生产工艺到生产摘酒、储存、购销等一系列的7个企业标准。后来,这些标准又被上升为行业里的行业团体标准。

21


今年9月份,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批准《绵甜型白酒》《绵甜型白酒生产技术指南》两项团体标准,并发布公告,确定于10月22日正式实施。
两项标准的确立,使产品及生产工艺标准化、规范化,突破原“香型”的界限,开发出具有口感“绵甜”的典型特征的系列产品,实现了酿酒史上的巨大突破,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口感体验。
酒体“剑走偏锋”的成功离不开一批优秀的文王酒师。“酒师”是文王贡酒酿酒总工特有的称谓,崔磊认为,这个称呼代表着一种工匠精神。
作为文王贡酒的酒师,他们站在市场和消费者的角度,以系统的、技术的思维指导着生产。

22

|酿酒这门传统的技艺在一代代的传承中更新,每一位付出心血和汗水的酿酒大师都是中国白酒的财富。图为文王贡酒的“酒师”们。

除了酒师,文王贡酒还有数量众多的人才“后备军”。文王贡酒现有中国评酒大师1名,国家级白酒评委2名,国家级葡萄酒评委1名,国家级露酒评委2名,国家级果酒评委1名,省级白酒评委12名,国家级白酒品酒师19名,高级酿酒师6名,还被省人社厅授予“博士后科研工作站”。生产总经理孙伟已经在文王待了40年,他称呼自己是文王的一个“老兵”。孙伟最开始的时候,是在文王贡酒当技术员,负责大曲块的生产。后来,孙伟成为技术指导,然后是酿酒车间负责人,再到包装车间负责人,又在销售这个岗位干了10年。

23

|与文王贡一同成长的孙伟(左一)

他的经历,便是文王贡酒发展的一个缩影。而这些在文王贡酒待了几十年的员工,同样也是“真年份”的一种鲜活表达。
2023年,文王贡酒的营收取得突破,创了近7年销售收入新高。今年前三个季度,实现了两位数增长。这背后,守正创新是核心驱动力。在坚守自家酿造,品质致胜的基础上,文王贡酒已经走出一条可持续的个性化发展道路。
“23725天,有风雨,有波折,有成长,但是文王‘自家酿造’的根一直没有改变。”这是文王贡酒党委书记、总经理王越对文王贡酒65年发展的总结。
“文王坚持长期主义,围绕‘保临泉、战阜阳、省内市场点状扩张、省外市场优商布局;建基础,扩产能,打造浓香酿酒基地’的战略指引,放大‘公开配方真年份酒、绵甜型白酒定义者’的竞争优势。”王越道。

24

文王贡酒党委书记、总经理王越在2023文王贡酒合作伙伴大会暨皇宫宴上市推介会

以临泉为原点,文王贡酒逐渐辐射周边安徽、河南市场。守住“自家酿造,品质为根”的底限,更把绵甜香型的口感和长期主义,融贯进了自己的未来。

同样,也是徽酒的未来。